【太仓市】延伸审判职能 关护特殊群体
2020-01-10 14:03:04 作者: 太仓市法院关工委 冯丹、汪丹 阅读量:843

  ━━太仓法院关工委真情关爱失足青少年二、三事

2019年,太仓法院关工委落实上级关工委工作要求,加强对“失足、失管、失学、失教、失亲”青少年的关注,创新工作举措,落实工作成效。在保障其权益和成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做法是:

一、对缓刑未成年犯持续监管

2017年以来,市法院共审结涉少刑事案件34件人,判处缓刑13件18人,缓刑少年犯再犯罪率为0。(一)、对未成年人犯罪有庭前预诊、庭中治疗、庭后康复为一体的"三步诊疗法。1、庭前预诊包括收集未成年人被告人的羁押表现评估表、家庭情况及犯罪原因调查表、社会调查。找到犯罪原因,设计针对性的治疗方案。2、庭中治疗包括采用圆桌审判、指定辩护律师、视情况邀请合适成年人及心理疏导师,以及人民陪审员法庭教育等措施,在庭审中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教育、疏导、关护。3、庭后康复包括判后释法、未成年犯矫正项目、心理疏导与回访等举措(二)、判后延伸跟踪监管不脱节。判后与社区矫正机关联系,明确要求少年犯每季度提交监管反馈表及思想状况汇报,监管反馈表中除了少年犯的自我报告情况外,还有监管人及执行机关对少年犯该季度情况的意见。做到判后延伸跟踪监管不脱节。2018年,市法院与启航社工组织合作,对4名缓刑少年犯做了一个"阳光处处"判后矫正项目。根据反馈表信息,邀请心理疏导师分别对4名缓刑少年犯进行了回访,回访中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了自暴自弃的心理障碍,重拾改过自新的信心。(三)、向社区矫正机关提出监管方式的建议。2019年,市法院共收到7名少年犯提交的11份监管反馈表及思想状况汇报,在了解未成年犯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时发现,未成年犯和成年犯一起进行矫正,存在时间长和容易交叉感染的可能,于是向社区矫正机关提出与成年犯分开矫正,并在矫正方法上适合少年犯特点的建议。

二、到民工子弟学校讲授法治课

随着经济的发展,太仓的外来务工人员逐渐增多,这些人背井离乡来太仓谋生,由于生活压力、工作繁忙等原因,有时对子女少于陪伴、疏于管教,也致使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业不佳甚至走上违法犯罪歧途。据统计:2017——2019年共审结涉少刑事案件34件人中,31件是民工子女。针对民工未成年人犯罪比率高的情况,市法院在六一儿童节前,到沙溪镇洪泾小学、三港小学两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较多的小学开展“守法少年,阳光六一”活动,用生动的案例为小学生讲授法治课,预防违法犯罪。还就防拐防骗、交通安全、自我保护等方面进行宣讲。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隐名案例讲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市法院还在校园内设置了法制图书角。旨在增强学生们的法治观念,促进外来民工子女守法成长。

三、救助伤残少数民族孤儿

2014年,太仓法院出台《未成年人专项司法救助办法》,将对未成年人的救助从传统救助对象中分离出来,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需求,建立了未成年人专项司法救助机制。2019年,与市民政局等八单位共同出台《太仓市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进一步把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落到实处。太仓法院关工委高度重视未成年司法救助工作,深入了解每个案件背后的家庭情况、未成年人生活情况,依规救助、多次回访。2019年,太仓法院对6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未成年人进行救助,救助金额总计60000元,包括救助一名彝族少年10000元。

该四川彝族少年出生于昭觉县贫困农户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尚未成年便跟着同乡来太仓打工,本希望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却不幸因车祸重伤,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仍遗留重度智能减退等几处伤残,长期需人护理,为赔偿问题诉之法院。审理中,基于该少年前期治疗费用高昂、身为打工者的肇事司机赔偿能力有限,承办法官多次协商下,该案件最终调解结案,且被告方都按约支付了赔偿款。该少年和他的家属满心感激地分别向法官、少年家事庭和太仓法院赠送了三面锦旗,这是三面特殊的锦旗,锦旗上均用汉语和彝族文字向汪法官和太仓法院表达感激之情。结案后,考虑到该少年系孤儿、家境贫困、丧失劳动能力、生活长期需人护理照顾等情况,特对其进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