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 “是村关工委使他们变了”
2019-04-03 15:33:54 作者: 锦溪镇关工委 徐学恒 阅读量:1222

——锦溪镇虬泽村两名青少年走出迷途的故事

只要有人说起虬泽村,无人不知是锦溪镇内最大行政村,有近3000人口及近2万外来务工者,租赁房屋入住总人口近25000人。但近十年来却无一青少年违法犯罪,村民们谈到此话题,都赞不绝口。村关工委对青少年的思想工作抓得实、做得细。尤其是近期二名青少年走出迷途、踏上正道成材的事例,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的佳话。

回忆六七年前,当时村里有两名在读初中男孩,其中一名姓徐,父亲是建筑工程包工头,经常食宿在外,母亲在镇上一家服装厂工作,夫妻两人都因较忙,和儿子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小徐的衣食起居都由祖父母操办,祖父母因没文化且年事又高,以为孙子天天起早摸黑到校读书,平安无事,实际上小徐三天捕鱼二天晒网,每周在校时间不足一半,班主任老师见其交来医生病假证明也没过多询问,因此小徐每次测验考试,每门功课均亮红灯。原来他不在校的时间大多在镇上同一些比他年龄稍大的哥们抽烟喝酒、上舞厅唱卡拉OK、瞎逛,没钱就向舅舅、叔叔讨要;欺骗祖父母,学校要交何费等;甚至发展到去亲戚家小偷小摸,常常惹事生非,乡邻们十人见了小徐九人摇头,都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办?后来其父从小徐同学处得知详情,心里十分恼火,将儿子暴打一顿后锁在屋内,自己也无心再外出接工程,只能在村里做些零散小建筑。可是靠打、关仍未解决问题,小徐被父亲放出来没几天又“老病”复发,村关工委领导发现此情况后,就会同学校法制校长——镇派出所副所长同小徐父子俩促膝谈心,耐心细致地做两人的思想工作,要求父亲改变教育方法,应从思想教育着手,循循诱导,靠暴力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孩子逆反心理,并要求小徐保证天天上学,接着班主任老师也开始耐心细致地做小徐的思想工作,每逢节假日村里青少年学校开展活动,村关工委领导组织几个学生约上小徐一起参加,使其深受教育,一段时间后,小徐开始转变了,再也不旷课了。圆满完成了初中阶段学习任务,并考入一所中专学校就读,在中专学校里学会了很多门技术,毕业后自己办起了一家小型婚庆服务公司,为办喜事的村民装帧场面、出租喜庆设施、供应喜糖、喜蛋等多项服务,并根据客户的需求服务周到,价格低廉受到村民们的好评。现在小徐已同一名女青年喜结良缘,有人问小徐父亲,你儿子为什么像换了个人似的,小徐父亲感慨说:这都是村关工委关心的结果。

另一名盛姓男孩,父亲是开机船搞运输的,整天在水面上繁忙奔波,母亲在镇上一家服装厂工作,天天起早摸黑上班工作,夫妻两聚少散多,在家时间少,祖辈又不居住在一起,父亲还是个没上过学的“睁眼瞎”,认为孩子在校有老师管,不必再费心。父亲十分宠爱这独苗儿子,平时给足零花钱,使小盛养成了养尊处优、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因此朋友弟兄一大帮且都称他为盛哥,随着年龄增大,花钱的胃口越来越大,不够时就到父母的抽屉里拿,一次、二次父母没发觉,次数越来越多,数额越来越大,引起了父母提防,有一次被父亲逮了个正着,财路断了,小盛只得东借西骗,结果欠了一大笔债,只得孤注一掷去亲戚家“拿”,其父亲认为丢了盛家的脸,恨之入骨,严施家法,将小盛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路也不能走,认为这下该改邪归正了,但伤没好全旧病又开始复发。村关工委领导得知此事后劝导其父,打是没用的,孩子还小,事情仅在萌芽状态,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教育孩子为时还不晚,其父亲既心痛儿子又羞愧地点点头,于是村关工委领导耐心细致做小盛的思想工作,并要求父母及时和儿子沟通,终于使小盛慢慢地转变了,节假日还随父亲一起开船运输,现在小盛彻底地变了,中专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上班,边工作边自学大专课程,由于工作认真,同事之间团结协作,被公司领导提拨为部门主管,去年还买了辆小轿车,如今的小盛,身材高挑,皮肤白净,成了一名同事们喜爱的帅哥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