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史老师话常熟史 (革命斗争篇章;故事四十二: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 常熟分会和党支部的建立)
2025-04-29 14:18:36 作者:常熟“五老”志愿者 史岳行 阅读量:36

1934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经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1700余人共同签名发表,呼吁中华民族武装自卫,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的发表,引起了国内外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人士的热烈响应,公开签名赞成这个纲领的有几十万人。5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简称武卫会,又称武委会、武自会),开展民族武装自卫运动。宋庆龄任主席。

8月,上海反帝同盟因领导人被捕,停止活动。同盟的上级负责人将进社介绍给武卫会,上海进社解散。上海进社大部分成员转入了武卫会后,即在原来进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武卫会上海分会。顾准和李建模为分会负责人。期间,顾准曾到过梅李,向常熟的进社成员和艺丝社骨干宣传《中国人民对日作战基本纲领》,并在梅李召开会议,宣布进社解散,建立武卫会常熟分会。第一批加入武卫会的成员有:薛惠民、李凌、陈刚、李映华、顾鉴修、顾砥中、张可群、张致和(张云达)、张锡均、钱伯亨;城内的宗小薇也加入了武卫会常熟分会。李建模被推选为分会主席,顾砥中分管组织,宗小薇分管宣传。

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党团是武卫会的领导核心。常熟分会成立后,一些成员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经过考察了解后,1934年秋天,武卫会党团派组织部长李定南(化名老何)到常熟,发展了顾鉴修、张可群、李凌、薛惠民等人为中共党员,同时成立党支部,书记顾鉴修,支部委员张可群、李凌。不久,李定南再次来常熟又发展了陈刚、李映华、茆春华入党。次年初,武卫会常熟分会在梅李建立了武卫会小组,农民积极分子薛狗狗、薛三囡、薛金咲等4人也入了党。

武卫会常熟分会党支部成立的时候,白色恐怖非常严重。国民党反动派按照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指示,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中共江苏省委连续遭到两次大破坏,国民党乘机散布"上海共党已完全消灭"的谣言。但是,武卫会常熟分会党支部成员无所畏惧,以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为了争取周围群众,党支部决定首先在浒浦的渔民中开展工作。这些渔民大多是因为生活所迫从苏北流落到江南来的"客帮人"。在武卫会常熟分会的支持下,他们办了一所渔民子弟学校,招收了30多名学生,由顾鉴修和苑春华负责,并通过学生家长,在渔民中间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使党在渔民中的影响逐渐扩大。渔民子弟学校成了武卫会常熟分会在渔民中工作的立足点。

薛惠民也在梅李薛家宅基办了一所小型、短期的农民夜校,由顾鉴修和薛惠民教贫苦佃农学员识字,同时深入浅出地宣传革命道理。薛惠民在讲到地主剥削农民时,宣布种他家数十亩租田的佃农不再交租。许多农民进了夜校,对共产党及其抗日主张有了认识,有的还组织了农民兄弟会。

为了影响更多的群众,武卫会常熟分会还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国民党搞的提灯会,城乡各地的各种节日,都成了武卫会常熟分会散发传单进行宣传的机会。

1934年底,武卫会常熟分会发动群众"吃大户"。一批农民从薛家宅基出发,将几十里外的一个地主家包围,说明因歉收吃不饱,"特来吃饭"。地主慑于农民的声势,只好满足大家要求。由于大家在"吃大户"活动中能够遵守纪律,服从指挥,事后当局到处缉查,也一无所获。

1935年3月的"荒三春"期间,国民党当局以工代赈,开挖梅浒塘。薛惠民、顾鉴修利用和农民一起挑塘的机会,影响和团结了一批东张的民工,在他们中间发展武卫会会员,以后在这些会员中又发展了党员,并在白茆口锵脚塘建立了党小组。

1935年6月,国民党特务李惜君到梅李活动,以共产嫌疑分子为由密告县公安局,将武卫会成员李映华逮捕。李被捕后,李凌、薛惠民、陈刚等即先后离常去上海。不久,顾鉴修亦到上海,一起接受总会的训练。以后,顾鉴修和薛惠民又返回常熟坚持原地工作,李凌和陈刚在总会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也于1936年秋天先后回到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