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平”谈 :一条神奇的千年古街
——白居易修筑山塘街1200周年有感
2025-04-28 19:54:53 作者:平龙根 姑苏区关工委“五老”志愿者、“银发讲师团”讲师、原金阊区政协主席。 阅读量:17

修筑于公元825年的山塘街,距今已有整整1200周年历史了。这是一条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年古街。

41.jpg

山塘街(山塘桥御碑亭至虎丘云岩寺塔)全景


堪称“神奇”的,是山塘街神奇的地理位置。东起“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恰似“一条1200年的扁担挑起了苏州2500年的历史”;阊门城楼似“龙头”,山塘河水似“龙身”,云岩寺塔似“龙尾”,恰似一条腾空欲起的卧龙;大运河水自西向东滚滚而来不断注入通江达海,望虞河水由北向南经西塘河通过新塘桥泵闸调节水量,又有北濠、南濠、山塘、上塘、中市五条水系汇聚,形成“五龙汇阊”之势;一街一河、河街相邻,粉墙黛瓦、枕河人家,邻里守望、吴侬软语,活脱脱明清时期苏州古城由城入乡社会生活的活态样本;盛世繁华区、市井风貌区、历史风情区、传奇文化区、名贤古迹区、风景名胜区,六个功能片区时空穿越,无缝对接。又构成了一幅古韵今风、雅俗共赏、神形兼备、刚柔相济的“和谐共生图”。

2.jpg

“白居易为民修山塘”磨漆画


堪称“神奇”的,是山塘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横七竖八”、妙趣横生的十余座古桥,那是她的“桥文化”;“花神庙”“花神浜”“花园弄”“百花节”,那是她的“花文化”;“接财神”“轧神仙”“山塘看会”“千人石听歌”,那是她的“民俗文化”;“玉蜻蜓•桐桥得子”“三笑•追舟”“白蛇传•赏中秋”,那是她的戏曲文化”;《姑苏繁华图》《虎丘山塘图》《金昌佳丽图》《山塘胜景图》,那是她的书画文化;“董小宛故居”“生公说法”“野雉转世”的故事,那是她的“传奇文化”;“僧通性舍身护血经”“五义士护贤抗阉官”,那是她的“市民文化”;“洪武赶散”大迁徙、又见阊门泪沾襟,那是她的“寻根文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那是隐指她的“红楼梦”文化;巍然屹立的云岩寺塔、古韵今风的山塘街/河,那是她的“世遗文化”,更是苏州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堪称“神奇”的,是山塘街与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亲密“交集”。白居易修筑山塘街后,苏州城多了一条可以从容走进遥远年代的历史隧道,苏州人有了一处可以恣意描绘的文化长廊,引来乾隆、柳亚子等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三百多首古诗词的咏叹,其中乾隆《虎丘山》一诗首句为:“阊门西转历山塘,寻胜云岩春载阳”,朗朗上口,酣畅淋漓。《山塘策马》一诗则将“山塘”二字直接写入诗名,“山塘策马搅山归”句更是写出了帝王的霸气和诗人的灵气;还引来明代民歌《大九连环•姑苏好风光》四百多年来经久不衰的传唱,引来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姑苏繁华图》浓墨重彩的描绘,引来陈去病、高旭、柳亚子发起成立的南社先贤的首次雅集。甚至周恩来、邓小平、李鹏、吴邦国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巴达兰、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佛得角共和国总统皮雷斯、新加坡国务资政吴作栋等不少外国政要前来考察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还为位于东杨安浜的玉涵堂挥毫题词:文物化新,玉涵于堂”。

3.png

乾隆赋诗并御笔题写《虎丘山》一诗(碑刻)


堪称“神奇”的,是山塘街屡经兴衰、浴火重生又盛世崛起的传奇经历。白居易修筑山塘街后,引得那城里城外的男女老少或骑马、或坐船,或吹笛抚琴,或载歌载舞,都到那山塘街上来游赏,摩肩接踵,好不热闹。白居易《武丘寺路》一诗,描绘的就是当时盛景。其后的山塘街,又经历了宋代和明清两次大的发展,先后修建了半塘寺、普福禅寺、李鸿章祠、渡僧桥、桐桥、普济桥等不少寺院、建筑和桥梁,更有众多公馆、会所、义庄分布其间。但山塘街于元末和清咸丰十年又经历了两次大的灾难。其中元末的第一次大灾难,为1365年10月朱元璋派常遇春部攻打苏州。至1367年6月,双方军队在北濠、山塘一带激战,“张士诚亲率大军赴山塘,前往增援。无奈山塘街面狭窄,无法舒展,稍一后退整顿,朱军便冲杀过来,张士诚军大乱,人马践踏,溺死沙盆潭者无数”(沙盆潭,大致在今护城河阊门吊桥与五龙桥之间区域),给山塘、阊门一带“带来严重破坏,成为一片荒草废墟”(王国平《苏州史纲》P136);清咸丰十年(1860)的第二次大灾难,为清军与太平军的激战。“咸丰十年闰三月十五日,太平军攻破包围天京的江南大营,接着乘胜东征苏常。四月初四日,清军在金门、阊门外纵火,连烧两日,烈焰腾空。昔日繁华之地,山塘、南濠一带,尽成焦土。四月十二日,太平军尾追溃敌至阊门。次日,清军开门献城,投降者达五六万人,江苏巡抚徐有壬自尽”(王国平《苏州史纲》P345一346);后又有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1912年3月27日发生于山塘街星桥大观园茶园的一起兵弁持枪闹事事件,引燃火灾,土匪趁火打劫,“焚烧山塘数里千余间铺户”“至次日上午才弹压平定”(《水光里的桐桥倚梦——山塘故事与传说》P228),致山塘街昔日风光不再,繁华景象渐行渐远。但是自2002年6月18日启动山塘街保护性修复后,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斗,房屋破旧、管线林立、驳岸坍塌、污水横流的千年古街获得新生,保持了风貌的完整性、历史的真实性、生活的延续性、功能的互补性和内涵的丰富性,赢得了“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天堂里的街市”“一条活着的千年古街”的美誉,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列入大运河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枯木逢春吐芬芳,凤凰涅槃展翅飞,这难道不“神奇”吗?

6.png

虽然经历了1200年的岁月沧桑,但是山塘街依然是苏州这座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极富尊严、充满活力且最令人向往的历史街区之一,其奥秘就在于文化的赋能。山塘街的千年“年轮”成为了她的“勋章”,更赋予了她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活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文脉传承的魅力。

1200年的千年古街,神奇的七里山塘,你宛如我们的母亲河,我们是在你的滋养下、听着你的故事成长起来的姑苏儿女。以虎丘塔作笔,山塘水为墨,也写不尽我们对你的眷恋,抒不完我们对你的热爱。时逢白居易修筑山塘街1200周年之际,我们由衷地道一声:祝你生日快乐、青春永驻、延续千秋,续写更多的传奇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