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常熟赵市(今属梅李镇)人杨学仁从长江边的小镇先生桥出发,闯荡上海滩做外贸花边生意,挖到了第一桶金。后他在上海市徐汇区戴斯得郎路(今广元路)云长村十号购买了一座带汽车库的花园别墅。1940年6月,儿子杨万冠即出生于此。杨学仁曾雄心勃勃地说,再赚点钱就去买一辆小轿车。不久,杨学仁又在常熟乡下开了一家米行。
然世事难料,风云突变,日寇侵占我中华大地,常熟沦陷。1941年"皖南事变"后,杨学仁的好朋友、拜把子兄弟朱英(又名朱阿伯,曾任苏常昆太武工队大队长,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后曾任常熟县副县长)从苏北回到常熟,到杨学仁米行。朱英的意思是,根据中央指示,南方新四军撤到苏北,原来吃惯大米变成吃小麦、玉米和高粱,很不习惯,加之战斗紧张,好多人得了胃病,影响了战斗力。他找过几家米行,即使提高米价,他们都婉言谢绝。让老杨能不能想办法搞几船大米到苏北?杨学仁沉思良久,心想:老朋友有困难肯定要帮。在新四军北撤之前,朱英曾派部下找过杨学仁,杨学仁曾拿出一大笔钱,让他们购买枪支弹药。但这次杨学仁很为难,原因有以下几条:一是日寇对武器、药品医疗器械、大米等是禁运的,谁犯规就要被杀头的;二是浒浦港这一带是长江最宽处,江面上有日寇的巡逻艇来回巡逻,且港口有伪军把守。另外,还有地方恶霸、地痞、流氓等告密者,因此谁也不敢开船运输禁用品。总之一个字难!但杨学仁思虑再三,为了抗日,最后答应了下来,并和朱英商定分三次运送,每次两船。
随后,杨学仁找了给他家曾经运过大米的张姓船老大。张老大身材魁梧,为人一副侠义心肠。他当即表示:为了抗日,愿送军粮。父亲又请张老大出面高价雇佣了潘老大的一条船。谁来押运和收款?最合适的是杨学仁的发小账房先生,可他晕船。派小伙计去又不放心,一来难以保密,二来考虑钱的安全。杨学仁想来想去,左右为难。最后,杨学仁决定亲自出马。但他在常熟很出名,熟人也多,为防耳目,决定在远离港口的河汊上粮。一天傍晚,杨学仁先进入张老大密封的船舱,然后再上大米(当时,正值夏天,船舱之闷热可想而知)。到了苏北,潘老大先下米,后迅即返回苏南。此时,杨学仁才从船舱出来。
趁着月黑风高,杨学仁先后二次偷运大米成功。在苏北抗日根据地,朱英举杯为专程赶来的杨学仁洗尘,并开玩笑地说:"老杨,这次便宴庆贺,等下次全部完成时,我要杀只羊(杨)感谢你。"杨学仁当即敏捷地回敬:"羊有膻味,还是杀只猪(朱)吧。"随即,两人哈哈大笑。
像前二次一样,杨学仁选好南风,又开始了第三次偷运军粮。船已开到港口设卡处,而事前买通好的伪军官,因吸食鸦片迟迟来到,随后下令放行。当船驶出港口,突然南风转为强劲北风,天亮时,船仍在江中,随即被日寇巡逻艇发现,命令停船检查。张老大一看情况
不妙,遂不顾一切,命令船继续前行,日军迅即开枪开炮,一发炮弹命中一只米船船尾,张老大当场壮烈牺牲,米船沉没;另外一只米船被日军没收,船老大老潘被捕。
翌日傍晚,进港渔民讲述:长江中有一米船被炮弹击中,老大死亡,还有一只米船被没收老大被捕的事。杨学仁听到后,感到坏事了,这正是他的运粮船!庆幸的是,杨学仁前晚正好发烧,并未随张老大同行,只是请张老大代为收款,从而逃过一劫。杨学仁赶紧到粮仓一看,傻眼了:搬运工一时仓促,错把印有米行"协昶仁"的10袋大米,当成运苏北的大米,带到了船上。
杨学仁当时有两种选择,一是趁日寇还未发现,预先逃往苏北,但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除了没收家产外,凶残的日寇决不会放过他家属的;二是如果趁日寇还未掌握足够的证据,先离开常熟,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考虑再三,杨学仁觉得运米之事做得比较隐蔽,只要沉着应对,或许可以转危为安。损失两条船,两船大米,还要给船老大抚恤金,杨学仁无奈叫人卖掉上海的别墅。
以后,子女问过杨学仁,现在别墅价值4000多万,当初卖掉是否后悔?杨学仁毫不迟疑地说,为了抗日,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到了第三天,杨学仁夫妻和儿子先后被日寇抓去,投入大牢。儿子当时才一岁多,正在咳嗽发烧,在阴暗潮湿狭小的空间里,既无医也无药,营养极差。随着咳嗽越来越厉害,高烧不退,杨学仁夫妻很担忧儿子是否能挺得过去?妻子在梦中见儿子昏厥过去,奄奄一息而惊醒。在牢房中,还不时传来抗日志士被拷打时发出的惨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恐怖的气氛、恐惧的心理笼罩整个牢房,正是度日如年。杨学仁梦见一个日寇举着枪,向他走来,惊出一身冷汗。后来杨学仁家人请人上下打点,总共花去一斤黄金一百多银元,才好不容易走出大牢。但是即使出狱后,夫妻两也常常恶梦连连。
常熟解放以后,杨学仁因为当年出资为新四军购买枪支弹药,又为新四军运送军粮甘舍小家,称得上是功勋卓著。本可以凭此要政府安排一份合适的工作,副县长朱英也表达过这样的意思。但是他一不向国家伸手要这要那,二不炫耀自己的功劳默默无闻甘当农民。于至多年以后,离休以后的朱英很是歉意地请杨学仁多多谅解,没有安排照顾好杨学仁这个抗日功臣。1984年杨学仁在赵市去世,享年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