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史老师话常熟史 (革命斗争篇章;故事三十八:少有凌云志 为国献忠魂——记戈仰山烈士)
2025-01-20 15:06:20 作者:常熟“五老”志愿者 史岳行 阅读量:102

戈仰山1915年出生在常熟县白茆坞坵山西边的杨家桥村(今古里镇坞坵村杨家桥),那时的戈仰山还叫阿根。因为家庭贫困,从小喜欢读书的阿根只读了几年书就辍学回家。他一边务农一边自学,不懂就经常向人请教。他通过书报了解到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行径,自此暗下决心,要报效祖国,抵抗外敌。阿根为自己改名"仰山",取自《诗经·小雅》"高山仰止"之意,表达对品德崇高者的仰慕,也寄托了他远大的抱负。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在常熟沿江登陆,常熟沦陷,四乡出现了数十支以抗日为名的队伍。戈仰山热血沸腾,也参加了所在地一支新组建的抗日武装。可是不见他就发现这支队伍竟然与土匪勾结,他看在眼里,怒在心头。于是他暗中联合了几名骨干,一举巧妙地夺下了队伍的领导权。戈仰山重新举起"打东洋、保家乡"的旗帜,制定了"不拿老百姓的东西""不骂人打人""不调戏妇女"等队伍纪律,得到了乡亲们的拥护,一度发展成拥有四五十人、二十多支步枪和一挺机枪的队伍。然而,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至1938年底,这支队伍不得不宣布解散。

1939年9月,"江抗"奉命西撤,抗日游击区处于敌、伪、顽、匪的包围夹击之下,形势十分险恶。在这种情况下,上海的党组织陆续向东路地区派来一批民运干部,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戈仰山又活跃在抗日队伍。他每天带着民运工作同志挨家挨户进行抗日宣传。为进一步把农民组织起来,戈仰山带头成立了"农民弟兄会",制定"红纸公约",规定成员间要互保互助、严守纪律、共同进步。随后,戈仰山又带领大家成立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等抗日团体,并在一些村子里建立自卫会,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做准备。戈仰山在群众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他开始明白,自己拉队伍抗日失败,是因为没有共产党的领导。1940年初,他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经过抗日斗争的洗礼,戈仰山逐步成熟,日益显露出领导才干和组织能力。1940年6月,他当选为苏州县农民抗日协会主席;9月,任中共苏州县委委员;1941年3月,他任中共苏州县委组织部长,同时兼任李白区委书记。

戈仰山成为领导干部后,仍保持着农民质朴的本色。他经常深入各村,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为他们解决具体问题。他还到学校去,教小学生唱《救亡进行曲》等歌曲,使"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歌声,响遍各个村庄。

1941年6月下旬,为对付日伪"清乡",上级决定成立以戈仰山为首的苏州县反"清乡"斗争委员会,领导反"清乡"斗争。7月1日,日伪开始对苏常太地区实行"清乡",将抗日游击根据地重重围困,进行拉网式围剿。抗日军民的反"清乡"斗争极为艰苦,戈仰山与同志们昼伏夜行,风餐露宿,顽强地与敌人周旋。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苏常太地区的抗日力量遭受严重损失,按上级命令,戈仰山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圈,越过好几道封锁线,转移到了上海。

为恢复抗日游击斗争,1942年秋天,戈仰山奉命秘密返回常熟。然而,经过日伪残酷的"清乡",常熟及周围地区形势十分严峻,开展工作极为艰难。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戈仰山在梅李徐家宅基和家乡坞坵山一带联系上一些党员和群众,建立起穿越白茆塘直达长江边的秘密交通线,为日后武装小分队深入常熟农村打好了基础。

1943年冬,根据上级决定,武装小分队成立了由戈仰山等三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戈仰山负责农村党组织的整顿和建设工作。在多方配合下,戈仰山逐步与各地党员和积极分子取得联系,恢复了一些党员的组织关系,在徐家宅基、湖泾、坞坵等地恢复了党支部或小组。在恢复党组织条件尚不成熟的地方,则以党员为核心,吸收积极分子建立"兄弟十人团"等外围组织。到1944年夏,通过戈仰山的努力,共恢复建立了5个党支部,建立了34个"兄弟十人团",为恢复苏常太游击区斗争打下坚实基础。

1944年夏的一日清晨,戈仰山与部分武装小分队员正要从梅李塘桥附近村庄转移到其他村子时,恰被下乡搜索的敌人发现。戈仰山让其他队员赶快撤走,自己留下掩护。他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枪战,由于敌人人多势众,戈仰山不幸身中数弹,多处负伤。他纵身跃入河中,但因伤势过重,失去知觉而落入敌手。

戈仰山被关押在常熟城内日本宪兵队的牢房里,敌人用遍了吊打、上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对他进行严刑审问。戈仰山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泄露党的秘密。敌人始终没有能弄清他的真实身份,更不用说在他口中获取一点党组织和武装小分队的情况。半年后,敌人将他押解到苏州监狱,戈仰山受尽折磨。

经过地下党组织和武装小分队领导想方设法营救,1945年6月,戈仰山终于被"保释"出狱。出狱后,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戈仰山重返革命队伍,意志更加坚强。

因为戈仰山被敌人子弹击破了嘴巴,脸部留有明显的疤痕,所以不利于在常熟地区隐蔽和开展工作。1946年2月,上级党组织决定戈仰山与无锡锡东县特派员惠峻山对调工作。但是,到外地工作,与当地群众不熟悉,缺乏群众保护,在游击环境下有极大风险,但戈仰山毫无惧色,如期前往无锡报到。

不料,戈仰山在前往无锡查桥唐埂宅基时,就被敌人包围了。敌人挨家挨户地进行搜查,又将全村群众赶到村口候检。本来在无锡无人认识戈仰山,可是敌军中有个熟悉戈仰山的叛徒,这个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戈仰山。由于初到异地,人地生疏,群众无法出来掩护,就这样戈仰山被敌人从人群中拖出来抓走。戈仰山被捕后,面对敌人严刑拷打,丝毫没有吐露党的机密。党组织多方营救,均告失败。1947年,戈仰山被敌人杀害于常州,时年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