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圆梦”奖学金实施情况通报会在苏州市建筑科学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苏州市关工委主任俞杏楠、常务副主任李永根、副主任陈兴南,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关工委主任徐卫,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长单位和部分副理事长单位的企业家、基金会秘书长汤伟民,部分爱心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部分接受“圆梦”奖学金资助的学校领导等出席会议。会议由苏州市关工委副主任徐铭阳主持。
苏州市建筑科学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基金会副理事长吴小翔首先致辞,就基金会“圆梦”奖学工作通报会安排在本公司召开表示欢迎。吴小翔还介绍了本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创新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公司今后发展的规划。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长周祖华、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副校长陈瑶、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书记张飞、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副校长黄静、苏州市立达中学书记徐寅倩、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书记谢剑雄、苏州市振华中学校书记唐曜、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校长胡慧敏、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书记周倩、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副校长翁亦星等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圆梦”奖学金评选制度、实施情况与使用成效。各学校领导的情况介绍,让企业家们看到了各自单位通过基金会捐助的善款都用于了助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总裁、基金会理事长朱伟斌就基金会今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作了说明。江苏洞庭山矿泉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基金会副理事长汪利明对今年基金会“圆梦”奖学工作进行了评价、对明年的基金会工作安排提出了建议。
徐卫副书记作了讲话。徐卫首先对关工委及企业家多年来对苏州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了感谢。徐卫指出,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办实教育是千辛万苦,办好教育要千方百计。各校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圆梦”奖学工作与“五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激励作用。市教育局将与市关工委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在听取大家座谈发言后,俞杏楠主任作总结讲话。俞杏楠指出,本次会议既是通报会,也是交流会、总结会,各位爱心企业家与学校校长聚在一起,把一年工作以座谈形式交流沟通,很有意义。“圆梦”奖学金用得怎么样,效果好不好,是评估基金会工作的重要指标。各个学校对“圆梦”奖学工作很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这是对基金会工作的有力支持。
俞杏楠指出,“圆梦”奖学工作的目标是校企共建、“圆梦”成才。一是集善款、做实事。要发动更多企业参与善举,引导企业履行社会义务、担当社会责任。二是找切点、打品牌。要根据学生需求准确发力,引导学生爱学、乐学、愿学。三是树典型、提影响。要加大宣传有显著成绩的学校与学子,打响基金会与“圆梦”奖学金知名度、影响力。
俞杏楠指出,“圆梦”奖学工作的路径是平台共建、落地生根。一是政企通力、证书共发。由关工委、教育局、基金会提供制度保障,企业提供物质基础,学校负责工作。证书由关工委、教育局、基金会、学校共同盖章发放,增强获奖学生成就感、荣誉感,强化奖学金激励引导作用。二是普惠共享、优生优先。“圆梦”奖学金在保障发放覆盖面的同时,要着重抓住面上的突出点,择优发放,鼓励成绩好、潜力足的学生成长成才。三是以校为主、多点开放。“圆梦”奖学金的发放重心落在学校,一年选一个学校举办一次集中发放,邀请各爱心企业、获奖学生共同参与。同时,各区关工委等有需求的单位,在符合发放条件的前提下,按照基金会规定章程进行申请与审批发放。
俞杏楠强调,“圆梦”奖学工作的方法是成果共显,靶向追求。一是打造“名城名企名校名生”生态圈。利用好“圆梦”奖学金导向作用,激励越来越多的学子考入名校,实现校企城人互相成就的良好局面。二是聚焦“学生学校家庭社会”信息网。奖学金发放单位要及时分享“圆梦”奖学金发放成果,鼓励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面各方加强宣传,形成社会效应,提升奖学金影响力、含金量。三是建立奖学跟踪评估机制。教育局与学校要立足实际,建立合适有效的联络机制,持续跟踪获奖学生毕业后发展情况,将奖学金的成果整理汇总、建档立卡。市关工委每年都会向市委汇报“圆梦”奖学助学工作成果。
俞杏楠同时希望苏州的企业不断做强做优,为基金会“圆梦”奖学工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资助更多的善款。
会后,与会同志共同参观了苏州市建筑科学院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