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回顾2023,展望2024|北桥街道关工委工作汇报
2023-12-04 13:37:58 作者:相城区关工委 阅读量:1217

相城区北桥街道关工委在区关工委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上级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持续推进关工委组织建设和关心下一代工作顺利开展。今年6月,省、市关工委分别调研北桥街道盛南社区校外辅导站、寺泾社区“五老工作室”和校外辅导站等,北桥街道关工委工作得到上级关工委肯定。《【大讨论】北桥街道:新时期北桥“五老”争作为、做示范》文章被收录相城区关工委微信公众号。

一、基本情况

北桥街道位于苏州市相城区西北部,东连渭塘、南临漕湖、西接无锡、北邻常熟,管辖面积45.33平方公里,其中经开区范围内27.81平方公里,划入苏相合作区范围内17.52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村、1个涉农社区、4个城镇社区(含新建社区筹备组1个)。根据北桥派出所最新人口统计,截至目前,辖区内总人口约8万人,户籍人口约4.3万人,其中未成年人有6348人;流动人口约3.7万人,其中未成年人有1167人,合计有未成年人7515人。

二、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北桥街道关工委进一步对照《关于转发<苏州市相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相委办〔2023〕15号)文件内容,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推进关工委各项工作要求。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把准前进方向

街道关工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先后通过现场教学、视频会议、集中大讨论、优秀活动视频展播等多种形式组织了14场专题学习活动,170人次参加深入学习交流;根据《关于开展“五老”进校园 共学“二十大”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关工委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五老”全体成员陆续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街道“五老”工作室成员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付诸实践。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以“党建带关建”推进关工委组织建设,健全完善基层组织、充实强化班子力量、巩固“五老”队伍建设。今年以来,街道按照《关于开展“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三年(2023-2025)巩固深化年活动的通知》(省关工委〔2023〕10号)文件要求,组织开展了“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以及“五有五好”的主要标准的推进工作。由于人员调动,街道及时对关工委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确保关工委工作无缝衔接,不缺位,不断层。各村(社区)也对关工委队伍进行了优化,灵峰村成立了以村委会副主任为组长,委员为副组长,网格员、老干部为成员的帮贫扶困、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吸纳退休“五老”,依托“五老”成员宣传法治工作,形成了家庭、社区、学校层层紧扣的教育网络。街道关工委人员共计93人,其中大学生村官14人,另有街道“五老工作室”骨干6人,“五老”志愿者队伍119人,其他社会志愿者114人。同时,按照《关于在全市关工委系统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关工委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的通知》(苏关委〔2023〕28号)文件要求,在全街道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关工委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形成村(社区)关工委工作方案8篇。对照《中共苏州市相城区委办公室关于建立区关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相委办字〔2023〕12 号)文件内容,探索召开街道关工委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促进形成关工委工作合力。同时,深入挖掘离退休老干部、老专家潜力,探索助推“三扶两创”工作实践。

(三)推进校外辅导站建设,提升工作质效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全市城乡校外辅导站优质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苏关工委〔2023〕53号)文件要求,街道在各村(社区)设有校外辅导站13个,辅导站各站长均由各村(社区)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任辅导站常务副站长,均配备两名在职教师和“五老志愿者”,落实“在职教师进社区”“五老进辅导站”,为各辅导站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利用各类阵地,开展“老少心向党、奋斗新征程”主题活动,获“老少同台演讲比赛参与奖”。灵峰村、庄基村、莲花庄村、丰泾村、盛北社区、盛南社区、寺泾社区等基层关工委充分利用“七彩夏日”“缤纷冬日”活动平台,开展“童心向党”系列主题教育、《打开“视”界,向阳生长——青少年成长团体》心理成长团体活动、“水拓绘童心,非遗指尖承”水拓画扇面制作体验活动、纸墨画、3D打印、趣味数学、“与法同行 守护小年的你”“成长护航 民法典进社区”“儿童保护课堂”等各类契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活动。灵峰村还借用企业优势开展沉浸式职业体验等;同时走访摸底,资助7名困境儿童7000元。街道购买并发放“七彩夏日”“缤纷冬日”活动用品200余套,服务青少年2170人次。村(社区)累计完成相城区校外辅导站优秀活动视频展播收看157人次。“五老”骨干们对全街道网吧和游戏房开展经常性的义务监督检查,每季度集中“五老”骨干碰头,相互汇报和交流,研究如何有效劝阻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游戏房。

(四)打造少儿戏曲品牌,发挥戏曲之乡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北桥中心幼儿园、小学的评弹特色教学已经形成了幼小衔接。更让北桥人引以为傲的是,北桥少儿评弹娃十一次登上央视,并于2021年成功入展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成为苏州评弹的第四代小传人。北桥牢牢把握全国首个乡镇级民间“戏曲文化之乡”传统优势,积极办好少儿评弹班、戏曲班、二胡班,目前三个班参与学生达160余人。

(五)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

加强组织领导,把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落到实处,并抓出实效。建立健全“党建带关键”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关工委的数量、质量。北桥街道原有民企关工委9家,其中灵峰村4家、庄基村1家、石桥村3家、北渔社区1家。

三、2024年工作设想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开展好“‘五老’进校园,共学二十大”主题活动,组织“五老”深入学校开展宣讲活动,用青少年熟悉的语言、事例、典型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青少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植于心、践之于行。继续按照《关于开展“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三年(2023-2025)巩固深化年活动的通知》(省关工委〔2023〕10号)文件要求,创新思路举措,积极担当作为,推动基层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在青少年中持续深化红色基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主题征稿活动,引导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

(三)提升校外教育辅导站质量,助推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

一是融合多元力量。组织发动妇联、团工委、宣传相关成员部门等实现活动联办、资源联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形式、创新活动载体,努力打造关工委工作特色与品牌,全面提升活动的吸引力。二是深化特色教育。继续抓好街道少儿评弹班、戏曲班、二胡班等特色课程,创作更多有灵魂、有温度的新时代文艺作品,推动北桥中心幼儿园、小学的评弹特色教学再上一个台阶。挖掘街道“开口船头拳”传统文化,通过组织老师傅把文武结合的“开口船头拳”传授给北桥中心小学的学生,探索非遗传承新局面。继续开设如读写、书画、棋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书法等特色课程,真正将学生需求当作辅导要求,尽可能选配对口教师进站服务,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愿望,继续办好“爱心暑托班”等品牌校外辅导站活动,确保把校外教育辅导站办成“课后育人”的重要阵地。

(四)加强“创零”工作,推进“两站”建设

让法治教育进学校、企业,邀请派出所(分管关爱站)、司法所进学校、进村(社区)(校外辅导站),为青少年进一步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推动结对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各村(社区)、学校关工委将加强对辖区内的问题青少年的排摸力度,逐一列出清单,然后由“五老”分别认领,一个不漏登记造册,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做到“找上门、见到人、谈上心、摸实情”,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五)深化“五老”关爱工程,“三扶两创”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理顺各方关系,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发挥“五老”的独特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从帮思想、帮项目、帮技术、帮资金等方面,探索做好“三扶两创”帮扶工作。

(六)坚持“党建带关建”,推动关工委自身建设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坚持建立党工委统一领导,办事处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归纳总结各条线有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内容的任务,同时按照“领导班子建设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度健全执行好、积极探索创新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的标准,加强全街道关工委组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青少年担当着民族复兴的使命和责任,关心下一代工作任重道远。北桥街道关工委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区关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社会各方合力,谱写北桥关工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