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史老师话常熟史 (革命斗争篇章;故事六:一代英烈共瞻仰 人民"老天" 魂犹在——记"民抗"司令任天石)
2023-09-14 15:03:04 作者:常熟“五老”志愿者 史岳行 阅读量:2678

任天石(1913-1947) 又名启生,常熟梅李镇塘桥人(亦称东塘桥,有别于现张家港的西塘桥),出身于中医世家。8岁进梅李小学读书,1927年8月考入城内私立孝友中学。其时,正是蒋介石在上海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常熟的地下党组织尚未被破坏,城内各中学学生在“五卅”运动影响下,纷纷建立了学生自治会,开展各项社会活动。一时间,学生界的革命思潮犹如大海波涛。孝友中学学生会先将校长儿子赶出教务处,又在寄宿生中进行反对校方收费过高、克扣师生伙食的斗争,任天石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不久,他因"闹事"被校方开除学籍。嗣后,他回乡随父学医。在农村,他目睹劳苦大众贫病交迫的生活,内心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点燃战火。国土沦丧,民族受辱,残酷的现实摆在炎黄子孙的面前。任天石为国家存亡、为民族前途忧心如焚。他四处奔波,宣传抗日,募捐支前。国民党当局对外屈服,签订妥协条款的卖国行径,使任天石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昏庸。一次有位塾师登门游说其父出任"乡长",任天石年少气盛,当场斥其"见利忘义,甘为反动当局效劳"的行为。

任天石年少有志,他不愿闲守田园,劳作之余,刻苦自学,于1932年8月考取了上海中国医学院(他仅读了半年初中,靠自学具备了高中文化水平)。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他在求学期间帮助学院刻写讲义,过着勤工俭学的清苦生活。他发奋攻读,品学兼优,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他还潜心钻研中医经典著作,深得教授们的赏识。     

1933年11月,中国医学院创办《光华医学杂志》,21岁的任天石被聘为编辑,在杂志上答复读者来稿来信,论述药理知识,解疑解惑。任天石在学医的同时,不忘关心国家大事。1934年暑假,他回乡参加了"武卫会"常熟分会在梅李胜法寺召开的秘密会议,与会的有李建模、李凌(陈海涯)、薛惠民、张可群等人。这次会议,坚定了他爱国抗日的信念。这年9月,任天石经考试合格,取得了上海卫生局颁发的行医执照,翌年春季返回常熟,在城区东殿巷租赁屈姓住宅作诊所,坐堂开诊。离校前夕,上海《光华医学杂志》主编徐恺专门撰写《任天石小传》,赞颂他的为人与学识。1935年年底,父亲不幸病故,任天石从县城迁回塘桥,以医术服务梓里。每遇贫穷患者,他不计分文诊金,并奉送药剂。一些特殊病例,周围老中医久治未愈,却被青年大夫任天石妙手回春,从此他声誉日隆。

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常熟人民抗日救国自卫会(简称"人救")成立,"人救"在塘桥发展任天石为会员。他自费订购各种报刊,在镇上茶馆内开办读书室,以此唤起青年们的爱国热情。在共产党领导的救亡运动中,任天石的思想觉悟有了质的飞跃。他深切地体验到:做个医生,只能救命;若要救民,必先救国。旧的政治制度必须进行彻底改造,崭新的中国才能建立。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任天石参加了抗敌后援会。他积极募捐钱物,支援前方抗日将士。“八一三”沪战爆发,他又设立难民接待站,收容过往难胞。

1937年11月13日,日军从高浦口、徐六泾口等处登陆,分兵向常熟进犯,沿途奸淫掳掠,杀人如麻。日机狂轰滥炸,被毁民房不计其数。后援会中止了活动。任天石带着全家老少与众邻亲友,用布匹将七条小木船扎成排,巧渡长江,安抵高邮临泽,后又移至兴化避难。年底,任天石只身返回塘桥,了解家乡沦陷后的情况。次年初,举家回归江南。斯时,常熟城乡的一些民族败类粉墨登场,纷纷成立"自治会""维持会"等组织,他们认贼作父,助纣为虐。任天石矢志抗日救国,毅然决定弃医从戎。他尽其积蓄,又拆屋变卖,加上民众的捐资,秘密去上海近郊收购枪支弹药,与他人合作在塘桥建立了一支四五十人的游击队。通过清除外来盗匪,维护地方安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了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坚持抗日的政治方向,他主动向党提出,要求派遣军政干部来队加强领导。

1938年5月,中共常熟县委重新建立。6月,县委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班。7月初,成立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这是共产党领导下常熟第一支抗日武装,任天石任副大队长,负责行政和财务工作。这年冬季,"民抗"进行整顿,任天石任大队长。他虽然不是党员,但不少党组织需要办理又不便出面的事,他都能很好地完成,卓有成效地在友邻部队与地方上层人士中开展统战工作。

1939年5月,江南抗日义勇军来到常熟,"民抗"配合"江抗",拔去了东乡地区10余个伪匪据点。不久,"民抗"总部成立,任天石被任命为司令。这年秋天,经常熟县委批准,他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党员。

当时,"民抗"总部不仅管军事,还要管理地方的行政事务,如田地纠纷、禁烟禁赌,甚至夫妻吵架等民间小事,也要前往"民抗"游击区寻找任天石仲裁。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任天石主持制定了《婚姻条例》,提倡婚姻自由,反对封建包办,禁止纳妾、"抢亲",废除童养媳等。千百年来禁锢妇女的枷锁被打开,平民百姓欢呼雀跃。

任天石身为"民抗"司令,和战士一样过着艰苦的生活:吃大锅饭,睡稻草铺。干部、战士生病,他总是悉心诊治。每到一处,他都尽可能抽出时间给平民患者解除病痛。由于他处处维护群众利益,与地方百姓建立了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关系,深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人们亲昵地称他为"老天",把"民抗"部队称为"老天部队"。

1939年9月,根据形势需要,"江抗"部队奉命西撤,编入"江抗"的"民抗"部队也随军西撤,留下总部一个10余人的警卫班和数十人左右的常备队。苏常太地区的敌后斗争极为艰难,任天石等不畏艰难,坚持原地活动。同年11月6日,"江抗"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成立。与此同时,任天石等带领"民抗"边战斗边扩军,很快组成了一个武装连,与"江抗"司令夏光密切配合,不断为主力部队输送兵员。此刻,沿江青洪帮、伪军及各地土匪遥相呼应,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江抗""民抗"联合作战,声东击西予以严厉打击。为了制造声势迷惑敌人,鼓舞群众斗志,任天石巧妙设计了"新四军大部队返回江南"的恢宏场景:让穿上黄色军装的"新江抗"特务连和不脱产的自卫队200余人,夜间在吴市镇街道上往复"行军"。这招果然奏效,震惊了敌伪,唤醒了民众。

在复杂的对敌斗争中,任天石坚持独立自主做好统战工作。国民党常熟县县长安蔚南利用合法身份,要与任天石"合作",其实质是企图控制我游击区。任天石不卑不亢,与之周旋。安又抛出诱饵,派人到"民抗"总部,送上官印和委任状,赏封他为"31团团长"。任天石痛斥使者,当场撕碎了委任状,表明了"合作不受委"的坚定立场。不久,国民党进犯唐市,任天石等率领部队配合"新江抗"英勇反击,使敌人从此不敢东窥。

1940年4月,谭震林来到常熟,任天石在"东路军政委员会"领导下,从事民主建政工作。他遵循"三三制"原则,团结各界爱国同胞,认真共商大事。8月初,召开了常熟人民抗日自卫会代表大会,任天石当选执行委员会主席。9月,任天石任中共常熟县委书记。根据当时形势和党的政策,他曾在《大众报》上发表专论,条分缕析、深入浅出地教育干部要胸襟坦荡,包容百川;强调一切"进步的积极的"各党各派,包括国民党在内的爱国人士,均是共产党的合作对象。

1941年7月,任天石在苏常太地区领导了艰难困苦的反"清乡"斗争。斗争受挫后,奉命撤离至苏北通海地区,任中共苏中四地委江南工委书记,兼通海工委书记、通海行署副主任、警卫团政委。他和同志们以通海为基地,为南下开展苏常太地区"清乡"后恢复工作做好准备。他亲自培训秘工干部,挑选合适人员,组织精干武装,分批派回江南,先建立立足点,然后恢复地方党组织。

1943年,任天石任苏中区党委巡视员。翌年7月调回通海,任行署主任。苏中党委为了统一领导苏常太、澄锡虞地区的恢复工作,12月成立了六地委,任天石任六地委委员兼第六行政区专员。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抗战胜利结束。为了贯彻中央关于"扩大解放区"的指示,任天石奉命返回江南。他组建了苏常太警卫团,亲自率领部队攻打伪军据点,又以果断措施,调派得力干部着手整顿、健全游击区的政权机构,开展征粮和扩军等群众工作。

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后,任天石依靠当地党组织和群众,组织了大批人力、物力以及船只,顺利地将北撤过境常熟的浙东纵队送往苏北。苏常太地区的党、政机关和武装人员的北撤随后开始。11月18日,任天石撤至苏北如皋。1946年2月,任京沪线路东中心县委书记。次年9月,华中十地委成立,任十地委常委兼社会部部长。1947年1月,十地委机关迁入上海。

任天石进驻上海不久,被坏人告密,于1月30日深夜(农历正月初九),在梅白克路(新昌路)祥康里393号三楼柯宅被捕。一起被捕的还有黄叔雷、陈行之等人。

任天石在沪被关押的40多天时间里,敌人屡次刑讯逼供、威逼利诱,他始终坚不吐实。3月初,他被解到国民党首都卫戍司令部无锡指挥所。敌人故技重演、依然毫无收获。无计可施之下,敌人竟耍弄花招,蒙蔽视听。一次,匪兵将任天石押坐于小汽车,在无锡城内兜圈,制造"共产党高级干部投降"的。任天石察觉其奸,神色严峻;市民心知肚明,态度冷漠。敌特组长酷刑、任天石志坚如钢;爪牙使用电刑,任天石笑迎死神。他的双手日夜被反铐,肌肤多处伤痕累累,但忠于革命、坚持正义的信念坚不可摧。敌人搬出叛徒田某作"说客",许其以高官待遇,允其重操医生旧业。任天石冷峻地反击:"人各有志、何必勉强!"随手将一沓钞票扔回叛徒脚边。

5月下旬,任天石被解到南京,关押在首都卫戍司令部军事看守所2号牢房。他结识了因翻车砸伤长官的一名蒋军汽车驾驶员,通过他多次夹寄出书信和诗文。他在给中共十地委常委包厚昌的信中说:"我不会忘记的,我始终会像信笺一样洁白!"在另一封信中用隐语向党明志:"….承蒙他们不弃,要我做同店号名义上的经理,但自觉德薄才浅,无法胜任而谢却。因而说我不识抬举。"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11月间,他被转解到宁海路19号秘密监狱,从此与外界中断联系。在牢房里,任天石豁达开朗,每天坚持锻炼身体。1948年3月,任天石给一位难友密授口信,嘱他出狱后向党汇报其心迹:至死不变,始终如一;个人生死,在所不计;对革命前途,甚抱乐观。4月的一天深夜,敌人以"调号子"为名提审任天石(实际是处死,这在政治犯中是个公开的秘密)。一位姓孙的难友脱下丝棉袄执意要还给他。任天石从容地告别室内难友,昂首走出牢房。

就这样,这位辗转大江南北、深受百姓敬重,被常熟人民尊称为“老天”的"民抗"司令任天石,被国民党反动派在南京雨花台秘密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