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尧:一个把科学家故事讲进校园的老艺术家(一)
2023-06-01 14:36:52 作者: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顾小平 阅读量:847

4月4日上午,一位81岁的老人,骑着自行车,顶着烈日,穿梭在苏州城区的大街小巷。流汗了、渴了,从小包里掏出矿泉水,喝上两口继续赶路。

到了姑苏区彩香中学门口,被校门口的保安挡住了。他只好站在门外向校内张望。

门卫问道:老先生,把自行车放到边上去。你是干什么的?

老人说:我来找学校领导。

门卫问:有介绍信吗?

老人说:没有。

门卫问:找哪位领导?

老人说:分管德育教育的领导。

门卫问:他叫什么名字?

老人说:不知道。

两位门卫相互对视了一下,交换了眼色。一位门卫低声说,贴小广告的。

老人听到了他们的议论,站在校门外,仍然不走。

门卫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还不走啊?

老人说:我今天一定要见到学校领导。

门卫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老人说:我叫刘喜尧,苏州关工委校外教育辅导银发讲师团成员。我来学校讲科学家的故事,苏州有七位科学家,这是苏州人的光荣,是苏州人的骄傲,你无论如何要帮我联系到学校领导。

两位门卫听闻后说,那我们立刻给校长打个电话通报一下。

刘喜尧感激地说:好的,好的。

门卫说:你把名字再报一下。

刘喜尧说,我叫刘喜尧,文刀“刘”,喜欢的“喜”,尧舜的“尧”。是苏州关工委的“五老”志愿者。

门卫接通校长电话汇报了情况,只听到电话里校长激动地声音,赶坚把刘喜尧请进来。

刘喜尧进了校园,校长邹全红接待了他。刘喜尧说,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院务、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们的精神让人感动,苏州人是惊喜、是兴奋、是自豪。这23位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技专家中,有四位是苏州籍的中科院院士。他们分别是:王淦昌,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参与了中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程开甲,被称为“沙漠里的核司令”,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杨嘉墀,航天技术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们获得功勋奖章,另外,苏州还有三位,一位是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一位是飞机设计专家,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歼8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另一位是院士、实验核物理学家何泽慧。这位苏州人的优秀女儿可真是不得了,1946年春天,何泽慧和清华大学同班同学钱三强在法国巴黎中国驻法使馆登记结婚,钱三强成为苏州的“半个儿子”,为苏州吸引来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听了刘喜尧的介绍后,校长说,你这么大的年纪了,不需要亲自跑过来,打个电话我们去接你。并当即表示,请刘喜尧到学校讲两场。

刘喜尧激动,高兴,这是他到的第一个学校讲授科学家的事迹,没想的是这么顺利就成功,就象是打了胜仗的战士一样,初战告捷,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