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江苏省关工委《薪火》杂志2024年第12期发表苏州市关工委副秘书长杜民根题为《法润万家寄温情》的文章。全文如下:
法润万家寄温情
杜民根
苏州市两级人民法院关工委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工作重心,围绕当好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的工作定位,进一步拓展司法前伸预防和后延帮教功能,从指导家庭教育和修复家庭关系入手,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指导依法带娃
为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去年三月初,苏州市中院依据《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全市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实际,研究出台《全市法院“法润万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施细则》,开启了指导依法带娃家庭教育工程。四月下旬,中院关工委联合市妇联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师资团队,授牌成立了11个“苏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陆续启动线上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从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监护禁止行为等四个方面开展细致入微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就未成年子女教育方面给予重点提示。
男方周某三次诉讼离婚,女方刘某在分居长达五年的情况下,仍僵持不同意离婚,且对两个未成年儿子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不当,甚至唆使现年14岁的长子至男方周某的办公场所烧毁文件、进行打砸。市中院关工委向刘某发出了首份家庭教育指导令,促成双方当事人理性面对感情确已破裂的事实,达成了对婚姻关系解除、子女抚养和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揽子”解决的调解协议,也强化了当事人对为人父母家庭教育责任的认知。此案被作为首个家庭教育指导案例,为离婚案件涉未成年子女家庭教育提供了样板。
彰显人文关怀
针对涉案未成年人,市中院在依法判决基础上,扎实做好判后延伸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回访,帮助未成年人重树生活信心,帮助失学未成年人完成义务教育。同时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为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注重做好未成年被害人保护与救助,对被害人启动综合保护程序,综合运用心理疏导、转学安置、经济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种措施,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保护和帮助。
为做到柔性释法与刚性裁判相结合,市中院关工委推出了“一封家书寄深情”判后延伸工作的创新举措,通过给当事人书写并寄送家书的形式,进一步释法说理传情,对当事人心灵进行纾困,深层修复家庭关系。很多当事人在收到家书后,放下过往恩怨、重拾生活信心,正如一位当事人在给法官的感谢信中写的“你像照进我生命中的一束光”。
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市中院关工委从已经发出的家书中选取42篇汇编成册,编撰成《法润万家 尺素寄情》家书集,印发给学校校长代表、家长代表等,受到一致好评。在2023年苏州市政法系统关工委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成果评选中,《法润万家 尺素寄情》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