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辖区青少年寒假生活,深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姑苏区各级关工委结合自身特色、积极组织,将青少年德智体美劳教育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扎实有效地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助力青少年度过丰富有意义的寒假生活,以实际行动做好青少年成长引路人。
平江街道:分类青春 绿色同行
为了倡导绿色生态,强化辖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营造健康环保的生活氛围,培养大家珍惜资源、节约绿色的生活方式,2月21日,姑苏区平江街道东环社区党委、关工委联合平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绿蚁先锋”东环社区小分队开展了一场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活动。
此次宣传活动以“分类青春,绿色同行”为主题,青少年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利用课余时间,以“理论宣讲+实战演练”的形式,上好“开学第一课”,加强生活垃圾正确分类的环保意识,旨在通过青少年的积极实践与宣传,将垃圾分类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社区工作人员向青少年志愿者们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报纸、易拉罐、废旧衣物、蔬果皮等生活垃圾为实例,指导青少年们如何进行正确分类,并详细说明了可回收物“变废为宝”的重要性和有害垃圾处理不当造成的危害。通过垃圾分类课堂知识及互动游戏,让青少年们了解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青少年们心中种下一颗环保的种子,进一步激发青少年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理论课堂结束后,“绿蚁先锋”东环社区小分队身穿绿马甲,带着所学到的知识在东环一三村垃圾分类点位进行桶边督导、小区巡查和入户宣传。“奶奶,请问您扔的垃圾分类了吗?”“阿姨,厨余垃圾要拆袋投放。”“叔叔,生活垃圾要定时定点投放,不要过时丢放。”……即使是雨天也没有浇灭大家的热情,青少年志愿者们热情洋溢,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周边居民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此外,青少年志愿者们还向居民们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资料,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操作方法。
“接下来,东环社区将会组织更多青少年志愿者加入到垃圾分类志愿宣传的行列中来,通过培育和壮大青少年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生活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东环社区党委书记曹怡这样说。
金阊街道:“啄木鸟”大战“小广告”实践行动
老小区的小广告一直是令人头疼的存在,不仅影响小区环境,居民还有可能误信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因此常态化开展消除“牛皮癣”行动刻不容缓。近日,姑苏区金阊街道白莲社区教育中心联合社区关工委、团支部,组织开展网格“啄木鸟”大战“小广告”实践行动,动员社区党员、网格员、“海棠先锋”志愿者搭档辖区青少年,分片包干楼道,对乱涂乱画、乱贴乱挂的小广告进行地毯式排查,并登记造册、集中清除,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利用辖区共建单位资源,设置了以小广告数量分级兑换环保小礼品的机制:15张小广告可以兑换环保袋,20张小广告可以兑换削皮刀,30张小广告可以兑换雨伞,40张小广告兑换杯子,50张小广告兑换体脂秤,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现场,白莲社区网格员和小朋友们纷纷动起手来,对防盗门、楼道、墙体上张贴的非法小广告进行地毯式清理,一张一张仔细铲除。面对不易清理的小广告,在不损坏墙面的前提下,网格员提醒孩子们用抹布沾水浸湿,再用铲刀刮下,印在墙上的则用喷漆处理。大家相互之间配合默契,不一会儿,环保袋中的“牛皮癣”就鼓起来了,堪称“战果累累”。孩子们带着一袋袋“战利品”小广告回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小广告一张张小心翼翼地铺开并整理好,将50多张五花八门的“专业开锁”“办证刻章”等“牛皮癣”兑换了相应的小奖品。
在清理小广告的同时,小小志愿者们还不忘向居民宣传,提醒他们不要轻易相信广告上的内容,并录制“苏州方言顺口溜”提醒大家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现场发放社区定制的印有水电气、物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电话的卡片,方便居民日常使用。社区还通过发挥廉勤监督员作用,对清理好的楼道、公共设施进行“回头看”排查,及时将巡查情况反馈给城管和物业部门。
白莲社区党委书记管莉军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使社区的环境面貌得到改善,也增强了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也引导广大群众站出来主动劝阻张贴、喷涂、书写小广告的行为,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营造整洁、文明的生活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沧浪街道:“悦”读共分享,福袋迎新年
2月3日,姑苏区沧浪街道万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留苏儿童、困境儿童及团员的假期文化生活,结合“冬训+”学习活动,发挥“党建引领+团建赋能”作用,万年社区党委、团支部联合社区教育中心、关工委、妇联,开展了“‘悦’读共分享,福袋迎新年”活动。
本次活动由:亲子共读传统故事,剪剪画画过龙年,“福袋”迎新春,环保分享集市四个环节组成。青少年家庭在党员、团员志愿者的带领下,亲子共读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绘本《山海经》,在书中学习远古时期的各种奇珍异兽。阅读过程中,大家一起交流着彼此看到的有趣之处,感受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阅读过后,大家还以“龙”年为主题,创作了绘画和剪纸作品。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一个环保分享集市,大家将家中的闲置物品带来,由志愿者分类、整理,并在阅读交流之后开始环保集市的售卖工作。大家通过回答志愿者提出的垃圾分类知识小问题赢得“金币”,用“金币”换取心仪的商品。青少年们踊跃回答问题,让环保集市上的商品都找到了新主人,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意识,可谓收获满满。
为了让留苏儿童能够感受到苏州的温暖,过一个充满爱意的“酥”年,活动最后,万年社区团支部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他们送上了一份暖心福袋,福袋内装有结合苏州传统建筑、园林特色的文创品,让他们能够将姑苏古城之美融入生活和学习中,在苏州这座充满历史底蕴和人文关怀的城市中茁壮成长。
双塔街道:“迎新年,品年味”各民族青少年民俗体验活动
甲辰龙年来临之际,双塔街道关工委充分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在滚绣坊社区开展“迎新年,品年味”各民族青少年民俗体验活动,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活动包含了一系列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体验环节,让前来参加活动的各族青少年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度过一段温馨、有意义的快乐时光。
海棠先锋、红石榴志愿者、网格员化身指导老师,用PPT、图片、视频等形式,带领各族孩子们一起了解剪纸、拓印、糖画、春联的历史以及相关趣味知识,并用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形式,带领大家亲自动手制作体验。
社区在活动的尾声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欢乐与惊喜的开盲盒活动。孩子们兴奋地围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互相交流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奖品。伴随着盲盒开启,现场爆发出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和欢呼声。每个居民都迫不及待地展示着自己抽到的宝贝,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无论是精美的小挂件、可爱的日历还是有趣的小灯笼,每一个盲盒都带给了居民独特的快乐。
热闹非凡的活动让现场的各民族青少年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妙,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
虎丘街道:好家风润童心·优良传统共传承
为弘扬廉洁理念,营造以廉养家氛围,把清廉家庭建设引向深入,持续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丰富少年儿童寒假生活,2024年1月31日,虎丘街道阳光城花园社区在街道关工委的指导下,开展“说廉洁故事,过廉洁新年”清廉家风宣传活动讲座。
讲座由社区“海棠妈妈”和“五老”志愿者共同主讲,从即将到来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入手,通过视频、图片和生动案例的讲解,带领小朋友们一起颂廉、听廉、悟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修好家风建设“必修课”,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家风清则社风清,家风浊则社风浊。优良家风于无声中涵养着精神力量,推动着中华传统美德以“小家”连“大家”。本次活动带领少年儿童从原汁原味的经典中汲取智慧,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弘扬和传承优良家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践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家风。
苏锦街道:寒假活动添色彩 铁路护路齐参与
寒假期间,姑苏区苏锦街道新天地家园南社区关工委举办了一场富有意义的活动,带领青少年们参与铁路护路行动,并开展了平安建设和反诈骗宣传活动。
活动开始前,社区工作人员向青少年们介绍了铁路护路的重要性和安全知识,强调了作为铁路护路小卫士的责任感。随后,青少年们身着志愿者服装,携带垃圾袋和捡拾工具,沿着铁路线进行巡逻。
在巡逻过程中,青少年们不仅观察铁路沿线的安全状况,还主动清理了沿途的垃圾。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将废弃物捡起并分类投放至垃圾桶。这一举动不仅美化了铁路沿线的环境,还提升了他们的环保意识。除了铁路护路行动,社区工作人员还带领青少年们向周边商户发放了平安建设、反诈骗宣传等法治宣传册。商户们表示,这些宣传册内容详实、实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少年们学到了铁路护路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宣传册的发放也让周边商户对平安建设和反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活动还特别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分组巡逻和垃圾清理过程中,他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展现了团结的力量。
新天地家园南社区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建设平安文明安全的社区环境而努力。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为社区的和谐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吴门桥街道:传承姑苏文化,弘扬中华美德
寒假期间,姑苏区吴门桥街道象牙社区关工委抓住学生寒假的有利契机,在姑苏区关工委的指导下,邀请“银发讲师团”的老师,为孩子们传承姑苏文化,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2月2日下午,社区活动室挤满了辖区学生和陪同家长,他们认真聆听窦洪庆老师讲解姑苏文化。他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姑苏的历史故事,展示着姑苏的艺术魅力,传承着姑苏的非遗技艺,为孩子们送上一份寒假大礼包。
窦洪庆老师首先通过PPT展示,为青少年重点讲解姑苏文化的内涵。姑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建城两千五百多年以来,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这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吴文化。又采取“互动”的授课形式,边讲边提问,让学生们和陪同听课的家长共同回忆身边的园林、古镇、小吃、评弹和戏曲。提起苏州园林,学生们立马举手回答有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世界文化遗产;讲到苏州古镇,学生们讲述亲身游览周庄、同里、甪直三大古镇的经历,其中有学生补充道,还有木渎、黎里、锦溪、沙溪、千灯、震泽等10大古镇,女孩敏捷的回答获得现场阵阵掌声,大家纷纷给她点赞。讲到姑苏小吃时,陪同听课的家长动情地回味起小时候的味道,如数家珍地一口气说出蜜汁豆腐干、枣泥麻饼、猪油年糕,还有松鼠桂鱼、响油鳝糊、太湖莼菜等老苏州美食,激起少年们的味蕾。
姑苏文化内涵丰富,窦洪庆老师还详细为学生们解读了江南刺绣、苏州昆曲、苏州评弹等传统文化。他用真挚的情感,激发青少年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回味历史、展望未来,窦洪庆老师深情总结道,苏州人民正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科教先进、文化繁荣、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的21世纪的人间天堂。姑苏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同学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德,以身作则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青少年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了解姑苏文化的平台,更为他们树立了“身边”榜样。姑苏区关工委“银发讲师团”的老师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青少年精神世界的引路人。他们用生动的故事,引导青少年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中华美德的内涵。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青少年们,这些美德不仅仅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
白洋湾街道:社区书记化身“灯彩艺人”,教你做不一样的新春气球龙灯
栩栩如生的龙头灯、炯炯有神的狮子头灯、绚丽多彩的鞭炮灯…这些有关龙年新春元素的灯盏作品都是用五颜六色的气球制作而成。近日,苏州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路南社区开展的一场气球龙灯制作活动,吸引来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长的参与,教大家用制作龙灯的老师王蕾不仅是手工达人,同时也是路南社区党委书记。
说起灯的制作,苏州的灯彩最为一绝。而气球做的龙灯,虽不比苏灯做工精湛、工艺复杂,但王蕾认为,气球灯的特别之处,正是因为它非常“亲民”。“我们能接触到真正传统工艺的苏灯,全都是在玻璃柜里或者是高高挂着被观赏,不像普通的气球灯可以随时拿在手里玩耍,”王蕾说道。而且气球灯不像苏灯需要架构和画图,相比之下,气球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各样的成品,满足各种需求和审美,而且制作速度快,做法简单很容易上手,通过不同角度和力度的卷、捏、拧…一眨眼的功夫,一个小狮子头就做好了。
读书时的王蕾就喜欢做手工,工作之后逐渐开始迷上了各种DIY。她认为,做手工可以放松自己,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劳。一次巧然的机会,王蕾无意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看见一位博主教粉丝如何用气球做手工的直播。看着直播间里琳琅满目的气球作品,一下子勾起了王蕾的兴趣。刚开始,她也想用气球做一个和直播间里一样的玫瑰花,于是,只要一到休息时间,她都会定下心做手工气球,很快就做出了第一支气球玫瑰花。一想到马上就是元宵了,王蕾继续学习,结合龙年的新春元素,根据自己的手工经验,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她终于用一条条不同颜色的长形气球做出了一盏龙头花灯,看着龙灯乌黑的大眼睛、金黄的皮肤、威武的身姿,再绕上细小的灯珠,仿佛下一秒这条龙就会飞上青天一般。“商场里买的龙灯,都不如这个做的精致有新意。”小朋友王子轩的妈妈都忍不住向王蕾讨一个气球龙灯。
每当王蕾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做的各种各样新春元素的灯盏,她不但收获了很多赞,还有不少同事、亲友向她“定制“一个新春灯盏。除了做龙灯,王蕾还会做年年有余灯、舞狮头灯和春节鞭炮灯…在新春来临之际,王蕾开展周末课堂,提供锻炼动手的平台,教孩子们学习做气球龙灯。
此外,王蕾还会做各式各样的气球作品,在不同的时间送给不同的辖区的居民,护士节送护士花卉、六一送未成年人公仔、建军节送退役军人人偶…王蕾做的气球手工。几位居民想趁着新春假期,向王蕾学着做几个龙头灯盏。“王书记手真的巧,上次我家孩子在社区里哭的厉害,大家都束手无策。王书记用气球捏了个小鲤鱼送还给我家孩子,这才不闹腾了,”居民丁汝芳笑着说道。
愉快的寒假生活已经结束,接下来,姑苏区关工委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与有关部门联合,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努力使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主动性,做青少年成长道路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