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高新区】月圆中秋 情满彭山
——彭山社区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
2022-09-13 12:11:36 作者:彭山社区 徐婷冰 阅读量:960


又是一年中秋时,山河与人共月圆。中秋大概是一年中最温情的节日了,它的节日记忆不仅关于故乡、关于团圆、更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为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活动,丰富居民的社区生活,感受节日的氛围,彭山社区邀请30组辖区亲子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之“月圆中秋、情满彭山”。

会诗识月——吟一首千古离愁

“露从今夜白,后面一句是什么?”“月是故乡明”二十几个童声齐声说道。“对了,白露后面一个节气就是中秋了,古人最喜欢用中秋明月寄托自己的情思。”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宇宙哲学之思,到“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那古老而缠绵的月光美人图;大家都感受到了月亮寄托了人们古老而悠长的情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当苏东坡的旷世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开头,几位小朋友再也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齐齐高声朗诵起来,千古名句荡气回肠,把会诗的气氛烘托到了顶点。身着汉服摇头晃脑吟诵着有关于中秋古诗词的孩子们煞是可爱,让在座的家长们频频点头叫好。

“中华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部分,诗词诗歌是其中灿烂光辉的一面。节日活动传承经典诗文,除了给孩子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节目中优雅独特的趣味和含蓄隽永的情思也能感悟到,这样从侧面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彭山社区负责人这样说道。

古灯衬月——掬一捧月华入怀

会诗结束后,大家在老师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传承千年的花灯制作,认认真真地按照图纸拼贴制作,灯笼制作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相互欣赏着、鼓励着,孩子们也在家长们的帮助下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灯笼,一只只色彩缤纷、活泼可爱的的兔子灯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灯笼与家长们一起合影留念,大家观赏各式各样的花灯,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小小的灯笼,传递的不仅是一声节日的问候、一份节日的祝福,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大家开心地谈论着有关中秋的趣事,宛如祥和美满的“大家庭”,诠释着另一种特殊的“团圆”。

“中秋月圆夜,是万千游子惦念家园的乡愁,是炎黄子孙爱国爱民的情感。祖国昌盛,方能小家和睦,家国和谐,才能万家团圆。”异乡居民周先生感慨道。

华服赏月——游一夜婵娟古道

孩子们都身穿古代汉服,手提灯笼,走进月色小径,踏月彻晓,体验古代中秋佳节的人文情怀。不少小朋友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居民王女士家的孩子才上一年级,她希望社区以后多提供这样的活动及交流平台,兴奋地说道:“听说社区要举办这个活动后,孩子很激动,前后忙活了几天,背诗词、念故事、选汉服,比谁都上心”。

夜幕如墨般倾洒,皎洁的月光下,身着汉服的人群在漫步赏月,孩子们拿着中秋佳节的纪念品,幸福与开心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最美丽的花,是绽放的笑容,最赏心的月,是中秋的团圆,最动人的情,是盈盈的缱绻,时光就此定格,宛如一幅穿越千年的温馨画卷。

活动已然落幕,沉醉在花灯月下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彭山社区此次举办的中秋活动为平日忙于工作和学业的居民提供心灵休憩的港湾,自古月圆月缺千百度,即使身在为美好生活的奋斗路,亦勿忘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