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常熟市“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抓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节点,围绕“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创新“馆校协同、校站结合、部门联动”模式,整合资源,实施一批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的活动项目,让广大青少年在精彩的实践体验中收获成长、拓宽视野,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增长知识、涵育文明。
一、全面布局,“七彩夏日”里彰显关工委的“角色”担当
为让“七彩的夏日”活动覆盖全域,惠及更多的青少年,常熟市设立公益暑托服务点位178个,其中集中式课程化点位49个,分布式活动类点位128个,嵌入式行业性点位1个。
关工委精心组织,提前介入。市关工委、团市委等8个部门联合举办的2025年常熟市“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简称“夏日活动”)启动仪式于6月30日举行。在此之前,市关工委调整充实市校外教育辅导总站辅导员队伍、市级“五老”工作室团队力量;发布工作室新一轮宣讲菜单106课时(为上年的2.7倍)。8月1日,市关工委视频号正式上线,相继发布防溺水、预防近视、普法短剧等视频12个。七八月间,市关工委协办、主办江浙沪三地少先队员红色研学、全市公安派出所关工站优秀案(事)例风采展示等4项大型活动。驻会领导还深入联系点,专题调研各镇(街道)夏日活动,现场体验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工作室准确定位,“身”入一线。夏日活动期间,5个市级工作室的“五老”进镇(街道)、村(社区)授课172节(次),内容涉及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科学家精神、法律知识、近视科普、心理辅导等,其中“薪火传承”红色护苗工作室宣讲63节(次),史岳行个人宣讲35节(次),为全市辅导站(点)开展活动提供师资保障,丰富活动内容。
各单位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全市369个校外教育辅导站(点)、178个暑托公益服务点精心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市关工委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积极发挥各自职能,支持和服务夏日活动的有序推进。
二、活动纷呈,校外辅导站成为青少年的“成长乐园”
各级关工委融合五育,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1.重点突出,固本铸魂
思政教育。依托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王淦昌故居等22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青少年开展沉浸式思政活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古里镇举办“爱国精神我知道”“抗战英雄我学习”等活动。董浜镇开展阅读经典、对话老兵、聆听抗战故事等活动。虞山街道创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走读升平万国图”理论实践活动,解读《城墙里的文化自信》。
8月1日,虞山街道报本社区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走读升平万国图
法治教育。市关工委与市法院联合摄制6集普法短剧,形象诠释“法律是什么”。市法院举办三期法院开放日活动,200多名青少年及家长走进法院,沉浸式感受法治氛围。市公安局各交警中队走进海虞镇、虞山街道等暑托班,宣讲交通法规27场次,提升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贯彻落实省关工委《安全防护意见十条》,虞山街道组建了一支15人的“安全讲师团”,让“安全课”全覆盖45个暑托班。市青少年安全教育实训基地组织开展火险逃生、意外灾害等各类应急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服务青少年9470人(次)。市城投公司关工委组织开展“燃气安全宣讲进暑托班”主题活动,惠及11个暑托班。
7月15日,琴川街道中南南苑社区开展“水上运动新体验 安全知识记心间”安全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7月,市关工委以“劳动播种希望”为主题开展“劳动周”主题活动。市教育局关工委开放相关劳动类公益课程23节。6个省、苏州市校外劳动教育阵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让青少年参与各类劳动,理解农事价值,了解种养科技。沙家浜镇的亲子家庭步入虞林世家非遗馆,学习手工打磨制作红木相框。
7月4日,常熟市农科所“小农人”科普实践站小农人的夏天劳动周主题活动
心理教育。各级关工委依托阳光心理驿站,开展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辛庄镇以“七彩童心 向光而行”为主题,承办全市心理游园会,实施心理健康“拾光”计划。市校外教育辅导总站“虞心润心”心理健康工作室以“虞心赋新能,润心助成长”为主题,从自我认知、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生命教育等方面,举办讲座32场,惠及青少年近千名。
7月14日,琴川街道陈家市社区开展“如何了解和回应爱‘唠叨’的父母?”心理教育活动
2.赓续文脉,激发动能
启智增慧。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主办“七彩的夏日——感受科技•托举创新”第四十届青少年科技夏令营活动,帮助青少年开启智慧大门,探索奇妙世界。支塘镇任阳社区连续4年邀请外教老师,用双语给孩子们带来有趣的课堂内容。琴川街道新造村、静海社区联合辖区“五老”志愿者开展“郁”见夜读·萤灯书会活动,将“五老”的阅历智慧与青少年阅读活动有机融合。
以文化人。古里镇新桥村开展“二十四节气植物拓染”手工系列活动,让孩子们领略非遗艺术独特韵味。海虞镇海福新城社区非遗活化行动,以清明纸鸢、元宵灯谜、茶艺工坊传承文化根脉。常福街道碧海社区开展家具榫卯、脸谱绘画等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提升新市民子女文化素养。莫城街道根据辖区外来人口集中的特点,设置13个暑托点,动员120名大学生、社工组成“护苗”志愿团队,人均服务78小时,累计服务时长9360小时,服务青少年2000余人次。辛庄镇“新市民融合学堂”开设亲子五子棋、亲子烘焙等特色夜课堂,组织徒步虞山,学讲本土方言,增强新市民子女的文化认同感。虞山街道张坝社区暑托班提供延时服务,为双职工家庭解决看护难题。
三、创新机制,多方协同提升“七彩的夏日”活动质效
馆校协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主打“风起芦荡燃薪火”大思政课品牌,陆续走进常熟市中学、沙家浜中心小学等7所学校,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招募第二届“小青松”小小讲解员,举办训练营;协同虞山街道四丈湾社区,海虞镇里泾村、虞南村等开展红色主题研学活动,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7月21日,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2025年度“小青松”宣讲团训练营结营
校站结合。古里镇新桥村对接西安工程大学“经纬育禾”实践团,开启第二期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获CCTV专题报道。苏州工学院与莫城街道、海虞镇等校外辅导站紧密合作,开展暑期活动。梅李高级中学、锦荷中学、海虞中心小学等学校主动对接驻地辅导站,走进暑托班、校外劳动教育阵地,让“七彩的夏日”有了N种打开方式。
7月7日-8月23日,古里镇新桥村 “布料里的乾坤”
部门联动。市市场监管局、市民营经济关工委开展“守护小候鸟”主题活动,联动各镇(街道)市监分局,走进村(社区)暑托班,与孩子们分享安全“食”刻。常熟生态环境局开展“保护环境 ‘童’心同行”科普夏令营活动,让绿色理念在实践中蓬勃生长。市总工会开设“小袋鼠”暑托班,优先保障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进班学习活动。
四、快乐盘点,我们一起收获成长和进步
在夏日活动进入尾声之时,莫城街道开展儿童画展览,虞山街道举行2025“七彩的夏日”暨青少年暑托班结业汇演,市关工委与文体旅局联合开展“七彩夏日 虞星闪耀”少儿艺术展演活动,共同分享夏日活动的累累硕果。不少家长惊喜地发现,孩子作业本上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进步的痕迹。
这两月,全市各基层关工委、成员单位报送活动信息243篇,市关工委公众号录用并发布78篇,被苏州市关工委网站录用26篇,常熟市预防溺水、开展劳动周主题活动的做法被江苏少年网专文宣介。
汗水浇灌梦想,付出换来收获。常熟市“七彩的夏日”系列活动,不仅有效解决了暑期青少年“看护难”的问题,更让孩子们在安全、快乐的氛围中汲取知识、提升技能、健全人格,他们在收获成长、收获进步、收获快乐的同时,也收获了信心,对来年的“七彩夏日”充满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