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区根据省市关工委文件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并争取各区镇党委政府和区有关部门的支持,试点开展了“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以点带面、逐步推进。2016年,根据省市关工委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五有五好”创建工作目标的要求,我们紧密结合吴江实际情况,对创建目标和工作措施作了及时的调整,积极探索实施新的方案。经过多年发展,组织开展“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已经成为我区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一项常规工作。目前全区13个区镇(街道)、307个村(社区),95所学校、4大条线(政法、教育、农业、民营经济)和82个机关部门分别建立了关工委组织。全区“五老”志愿者有8000余人、近300名大学生村官、近1000名在职教师及众多社会志愿者,参与基层关工委的工作活动,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建设基础和工作优势。
一、坚持党建引领,把握政治方向
“党建带关建”是关工委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建带关建”核心在“党”,关键在“带”,目的在“建”。多年来,吴江区委区政府一直把关工委工作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加强党对关工工作的领导,确保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良好运行。2019年省“两个文件”出台后,我们坚持从吴江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机制,从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入手,出台了相应文件,并召开了全区“党建带关建”工作推进会。2021年底,中办国办《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出台后,我们坚持把贯彻文件精神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上级关工委工作要求结合起来,并作为全区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举措上,坚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担负起“武装”青少年、“感召”青少年的历史使命,用情、用心、用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吴江区关工委再次受到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表彰,再次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二、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工作规范
2022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办国办《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建立了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长杨斌同志担任总召集人,明确了30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落实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区委制定出台了吴江区《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吴江区关工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等五个文件,进一步强化党委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强领导和工作指导。区委区政府坚持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议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党建工作重要内容,理顺和完善领导机制。明确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长杨斌同志分管关工委工作,每年都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关工委工作,转发关工委年度工作要点,并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全区党的建设综合考核内容。区财政每年安排关工委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项目计划,为关工委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去年吴江区关工委成立30周年,区委召开了隆重的纪念会议,区委书记李铭同志两次参加会议,有力地促进了关工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健全组织体系,确保工作运转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在发展中不断加强,组织网络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区关工委主任一正两副,均由副处级以上退休或退二线领导担任。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强组织建设工作着眼于基层,积极争取基层党委政府支持,逐步配强区镇(街道)关工委领导班子。2021年以来,先后对吴江开发区、东太湖度假区、盛泽镇、震泽镇、七都镇等关工委班子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均有退二线的原副镇职以上领导担任主任。其中,吴江开发区、盛泽镇、七都镇关工委主要领导由退线副处级领导担任。13个区镇(街道)呈现了一派新的起色,推进了各项工作良好运转。与此同时,村、社区关工委也不断调整,主要领导均有其党组织书记兼任,确保组织建设力量落实到位,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格局得到不断提升。
四、重抓队伍建设,发挥五老优势
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广大‘五老’是党和国家的宝贵材富,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优化提升‘五老’工作队伍”这个专题,切实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这支重要育人力量的优势,运有多种形式,动员广大“五老”人员“出山入关”,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为“五老”参与关工委工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精心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五老”关工队伍。鼓励“五老”走进青少年身边,讲叙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让信仰的红色种子植根于青少年心田,引导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区“五老”队伍从30年前200多人发展到现在2万多人。这些“五老”长期活跃在基层,始终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积极发挥“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优势,他们在参与关工委主题教育讲师团、帮扶帮困关爱团、校外辅导站、网吧义务监督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全区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如“贫困生班主任”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李金林,“中国好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王治英,“全国星星火炬一级奖章”获得者杨自中,全省优秀“五老”张俊、戴惠林,坚持多年自掏腰包帮扶贫困学生的北厍老教师严建生,以及桃源镇老战士吴兴培等。去年,区关工委专门编辑《莫道桑榆晚》一书,收录了103位优秀“五老”故事,加强典型宣传,进一步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浓厚氛围。“中国火炬”杂志、江苏少年网及省市区各类媒体积极宣传吴江优秀“五老”的感人事迹,为我区关工委工作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五、改善工作条件,落实经费保障
我区关工委现有驻会成员7人,其中1人为在编人员,办公场所为原区人大常委会的办公驻地。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们认真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中关于强化工作保障的规定,加快保障机制落实,区关工委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区关工委工作经费和驻会“五老”人员的补贴等问题得到有效落实,为关工工作有效开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必要条件,这方面区委区政府确实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在2022年纪念关工委成立三十周年活动中,区财政专门增拨专项经费30万元,这是从未有过的。去年区关工委先后利用重阳、春节对部分“五老”志愿者进行走访慰问。2023年,在全区机关各部门经费相应压缩情况下,对关工委下拨经费仍略增无减给予保障。各地基层关工委办公场所和经费,经过考核,无论是区镇(街道),还是村(社区)也都得到了有效改善,经费方面大部分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了关工委经费保障机制。如主题教育活动、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等拨出专项资金给予保障,确保了关工委工作顺利开展。
六、强化责任考核,提升工作质效
2022年起,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正式纳入全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各地也普遍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建总体部署和党建工作责任制督查考核内容,纳入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工作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去年底,区关工委按照区委考核办统一部署,依据《吴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2022年度考核细则》,通过听、看、评、议等“四个环节”(因疫情,“看”这一环节主要根据区关工委日常掌握情况),先后完成对13个区镇(街道)关工委工作的考核评估,并同步加强“五有五好”和“创零”工作考核验收。经考核,全区23个新创建“五有五好”单位全部通过考评。今年4月,为进一步促进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我们在综合考核情况的同时,进行认真整理,将考核意见及时反馈给各区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肯定了成绩,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和建议,受到了各区镇(街道)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关工委组织建设得到新的提升,不少区镇整改措施落实比较到位,呈现了新的局面,进一步夯实了关工工作基础。
七、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贡献力量
长期以来得益于在“五有五好”创建活动中的持续发力,为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优势。区关工委因势利导,在全区关工委系统部署开展了“四有二争”活动(“有心、有情、有力、有为,争创示范典型,争取更大光荣”)。以此为抓手,发动广大“五老”志愿者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者用心倾听下一代之声,用情关切下一代之盼,用力化解下一代之忧,用为帮助下一代所需,组织动员更多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有威望、热心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优化充实“五老”队伍。大力开展“立标杆、树品牌、创特色”,积极组织创建新时代 “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和优秀“五老”工作站、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关爱工作站建设和“结对帮教”,倡导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吴江特色、时代特点、影响力较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示范典型和关爱品牌,不断推动关工委工作上台阶。
我们将以这次全省关工委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为契机,深入学习领会全省开展“‘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三年(2023-2025)巩固深化年”活动的目标和工作部署,对标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各项任务,按照上级关工委和吴江区委区政府对关心下一代的工作要求,团结广大“五老”和全体关工人,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用心用情、倾心倾力,不断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