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戚雪敏仅止于彼此相识,没任何交集,也无各自的联系方式。采访前,咨询数人,皆回不清楚,后来妻子提醒说,你可问问汤兴生大哥,他应该知道。冒昧致电汤兄后,果然被妻言中。于是,我与戚雪敏相约,次日上午九点,在他家茶叙。
时年82岁的戚雪敏,脸色红润,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见到我,跨出大门与我热情握手,彼此寒暄后,我们聊了起来。
祖籍上海的他,人生旅程中充满坎坷,历经磨难。初中毕业后,即去江西吉安支援当地钢铁工业建设,他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勤勉工作,从最底层的司炉工、炼焦工,一跃成长为公司专职宣传干事,令众人刮目。后因公司倒闭,于一夜间成了无业游民,原本风光自信的他落寞至极,整日被无尽的痛苦裹挟。1960年11月,万般无奈下,他辗转来到了昆山陆家镇,落户在当时的邵村,身份为农民,兼耕读教师。巨大的落差,窘迫的现实,让他看不到半缕希望的曙光。危难之际,原吉安钢铁公司的故友向他伸出援手,将他从绝望的深渊拉了出来。命运在那儿拐了个弯,他的生活也有了新起色。后来,她相继转换过多种职业,跨越过几个部门,但他正直严明、求真务实的作风始终没变,戮力践行做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因而屡次获评省、苏州、昆山的条线先进个人,并荣获昆山市“优秀党员”称号、当选为陆家镇第十五次党代会代表。
2004年3月,业已退休、本可静心颐养天年的戚雪敏受镇党委之托,欲让其挑起陆家镇关心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主任这副重担。而关工委主任,是个不拿工资的差事。彼时,有三四家外企争相出高薪聘请他当顾问。家人得悉后,都竭力支持他去外企。可戚雪敏心想,关心引领下一代,比赚钱更有意义,自己作为一名党员,该肩负起这个责任。再者,自己身体尚可,赋闲在家也无所事事,能散发余热微光,何乐不为?故欣然接受了这个使命,开始“六十岁学吹鼓手”。
上任伊始,戚雪敏甚为茫然,不知工作从何处着手,他虚心向熟悉情况的前任主任讨教,多方了解镇上的现状,经分析研判,才慢慢梳理出了头绪。当时,陆家镇上需“关心”的对象并不是很多,但有个叫范佳斌的中学生引起了戚雪敏的关注。范佳斌父母早亡,是个孤儿,不仅缺少家庭温暖,而且连最基本的生活开销也无保障。于是给他申办了救济金。好在范佳斌还算争气,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南通纺织技术学校。
5月初的一天,陆家镇关工委办公室里的电话骤然响起,戚雪敏抓过话筒接听了起来。对方自报家门称是南通纺织技术学校的李老师,来电主要反映范佳斌上课打瞌睡,不回校住宿,整天无精打采,成绩一落千丈,诚望陆家关工委协助校方共同做做范佳斌的工作。戚雪敏接完电话,陷入了沉思,他觉得此事关乎范佳斌的前途与命运,非同小可,决意前往南通会一会范佳斌。
彼时天气已转暖,缠身戚雪敏多年的心脏病正发作,可他没有迟疑,次日一早,他吞下一颗保心丸,揣上五百元钱,便先乘公交,再坐大巴,一路颠簸晃荡,浑身风尘扑扑,匆匆赶到了学校。戚雪敏随即与李老师碰面,并找来范佳斌,与其促膝交谈。当范佳斌得知戚雪敏是故乡陆家的关工委主任后,先是满脸惊诧,继而羞赧而愧疚,接着他吞吞吐吐道出了前阶段不安心学习的真实原因。
原来范佳斌成为孤儿后,其生活来源主要靠陆家民政上发的二三百元钱,可前个时期不知何故,范佳斌竟然连续几个月没拿到生活费了,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还能安心学习?不得已下,范佳斌晚上到KTV打零工挣钱。众所周知,KTV通常要营业到深夜甚至凌晨才打烊,而那时学校早已关门了,他无法返校,只能蜷缩在KTV的椅子上熬过剩余的时光。夜里没能好好休息,白天自然提不起精神,为此影响到了学习。戚雪敏听到这里,温良慈爱的他动了恻隐之心,眼泪像打翻的黄豆,簌簌而下。少顷,他抹干泪水,当场掏出口袋里所剩的300元纸币,塞到了范佳斌手中,并勉励他一定要自珍自爱,发奋读书。
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范佳斌的心扉深处被触动了,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鲁莽与轻率,暗自立誓好好读书,决不辜负戚主任的殷切期望。
戚雪敏返回陆家后,马不停蹄做了两件事,一是代范佳斌写了书面申请,向民政诉求将生活费标准由原来的300元调整为500元,以缓解其经济压力;二是发动陆家的退休老干部,先后进行了三次募捐,把募捐来的钱存入银行,按期分批发给范佳斌。同时在微信上经过关心范佳斌的学习状况,并督促其不可松懈。范佳斌生活有着,又有人关爱,心里暖暖的,安分守己读书,顺利完成了学业。
次年,范佳斌经过自身努力,实现了“专升本”,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喜讯传来,戚雪敏无比高兴,心底直夸这孩子不错。开学前,戚雪敏为范佳斌整理行装,并不顾自己年逾古稀,左膝半月瓣劳损,行走不便,亲自送他入校。已然成人的范佳斌感动得左一声爷爷,右一声大大,亲密无间的爷孙俩簇拥着,愉快地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定格下了难忘的镜头。
范佳斌四年大学期间,戚雪敏没少操心费神,时常嘘寒问暖,对其关怀备至,同时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给与指导与引领,助其健康成长。范佳斌也没让人失望,大学课程循序修完,如期毕业后,已在上海找到了可心合意的工作,并成了家,过上了常人应有的生活。每每念及此,戚雪敏非常欣慰。
戚雪敏担任陆家关工委主任13年间,始终把关爱对象当亲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极尽所能帮助需要“关心”的青少年,为他们排忧解难,为懵懂的青涩生命注入思辨因子,给迷茫的青春之舟掌舵导航,校准人生航向,塑造健康人格,博得了家长及社会的交口称赞,他因此获评陆家镇第三届“道德标兵”。